1月28日,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《2022年中國百城庫存報告》,數據顯示,截至2022年底,全國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為53058萬平方米,相比2021年底的數據增長了1.3%。全國百城住宅庫存出現了連續49個月的同比正增長態勢。
報告指出,2022年住宅庫存總體呈現月度拉升的態勢,這和2022年住宅銷售持續疲軟的態勢有關,該態勢背后,也體現出各房企去庫存方面陷入較大的窘境。
根據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監測的數據,截至2022年底,100個城市中一、二、三四線的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分別為3360、26572和23126萬平方米,相比2021年底增速分別為7.4%、-0.1%和2.0%。從城市結構看,一線城市的庫存拉升態勢較為明顯,這和一線城市受疫情沖擊較大、年底加快推盤等因素有關。而二線城市出現罕見的庫存下跌現象,一方面說明受爛尾樓事件影響,二線城市新盤供應受沖擊;另一方面也說明,四季度持續的購房政策,刺激了部分購房需求,消化了部分庫存。對于三四線城市而言,返鄉置業需求在減弱,客觀上也對去庫存造成壓力。
從個數來看,截至2022年底,100個城市中,有68個城市庫存出現了同比正增長現象,剩下的32個城市則出現了同比下降現象。具體城市看,珠海、杭州和三亞三個城市庫存同比拉升較為明顯,其同比增速分別為72%、56%和46%。而包括肇慶、蘇州和長春的庫存下滑速度較快,增速分別為-20%、-19%和-18%?傮w上看,2022年全國百城庫存攀升的城市數量較多,即約占七成。這也要求此類城市在2023年要繼續做好住房消費刺激工作,積極有效化解庫存壓力。
數據顯示,2022年底全國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即庫存去化周期為18.9個月,這意味著市場消化完這些庫存需要18.9個月時間,即超過1.5年。報告指出,2022年屬于去庫存壓力較大的年份,通俗解讀為“房子難賣”。
根據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監測的數據,2010年以來,全國百城樓市共經歷了三個去庫存的最艱難時期,即出現過三個去化周期的最高點:1)2012年2月,存銷比為22.8個月;2)2014年7月,存銷比為20.9個月;3)2022年6月,存銷比為20.2個月。從該階段劃分可以看出,2022年實際上是最近8年去庫存壓力最大的階段。
不同城市的去化壓力不同。2022年底,100個城市中一、二、三四線的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分別為12.4、18.0和21.9個月?傮w上,一線城市去化周期相對好,二線城市居中,而三四線城市最大。三類城市去化周期都超過一年,說明銷售壓力都很大。
具體而言,2022年底,從排序可以看出,包括上海、濟南和合肥的去化速度相對好,存銷比分別為5.3、6.3和7.0個月。其中上海去化速度成為全國最好。在上海受到疫情沖擊的較大壓力下,上海樓市依然保持積極復蘇、持續活躍態勢,說明上海樓市的基本面向好,購房需求充足?傮w上看,全國100個城市中,有39個城市去庫存周期超過24個月即兩年。此類城市更是需要用足用好購房政策、加快去庫存,尤其要把“大力促進住房消費”作為2023年房地產工作的重中之重。
值得一提的是,春節后首個工作日,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于1月2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,要求持續抓實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工作,推動經濟運行在年初穩步回升。其中,會議指出,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,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做好保交樓工作。
各地發布的穩經濟文件中也均提及住房消費相關表述。1月28日,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《遼寧省進一步穩經濟若干政策舉措》的通知中提到,鼓勵合理住房消費。鼓勵二手房交易與新建商品房銷售享受同等補貼支持政策。落實非住宅類商品房去庫存支持政策,對購買非住宅商品房實際用于居住用途且為首套剛需的,水電氣暖等收費價格參照住宅標準執行。對抵押銀行的二手房,在交易時可以“帶押過戶”,不用提前還貸即可辦理過戶。
1月29日,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《上海市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行動方案》的通知,其中提到,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落實臨港新片區、五個新城人才住房支持政策,滿足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,保持土地平穩供應并優化結構,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。 |